中国科学院院士,西安交通大学教授,曾任动力系主任、副校长。长期从事热能动力工程方面的科研工作。是我国锅炉专业、热能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。50年代起,在国内最早开展应用基础学科--两相流与传热的理论研究,是国内这门新学科分支的奠基人。开设电力、热能工程及锅炉专业…
郭孔辉,男,汉族,福建福州人,1935年7月出生于福州。中国工程院院士,教授。1956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拖拉机专业,分配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北京汽车拖拉机研究所,1958年随单位迁到长春,1991年评为博士生导师,1993年10月调吉林工业大学任副校长,1994年首批当选为中国工程…
沈志云,1929年5月28日生,湖南长沙人,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,两院院士(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院士)。1952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(现西南交通大学)机械系,现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1961年获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。沈志云在机车车辆动力学尤其是…
姚福生(1932年4月26日-2008年7月11日),出生于上海,中国工程院院士,动力机械、汽轮机专家。195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,1962年毕业于波兰格旦斯克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。姚福生领导的柴油机余热利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并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。曾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就奖、…
潘镜芙(1930.1.20-)。船舶工程专家,中国工程院院士。浙江省湖州市人。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一研究所研究员,曾任该所副所长兼副总工程师、驱逐舰总设计师[1] 。潘镜芙主持设计的新型驱逐舰,把国内新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,以系统工程观点更…
屠基达(1927.12.11-2011.2.16),浙江省绍兴市人,中国工程院院士 ,飞机设计专家,曾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总工程师、飞机总设计师,高级顾问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、“航空金奖”。屠基达,192…
张福泽(1936.3.8-)。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专家,中国工程院院士。辽宁省岫岩县人。1962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。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。经历在我国大机群飞机定寿领域中,20世纪70年代,率先主持研究出我国第一、第二个大机群飞机的寿命,产生了千余架飞机的经济价值。…
钟志华,男,汉族,1962年7月出生,湖南湘阴人,教授,博士生导师,1992年7月参加工作,199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,车辆工程专家,是中国仅有的两位研究车辆工程的中国工程院士之一。钟志华院士长期从事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,主攻…
微信号:制造技术与机床